粽
中/国/传/统/节/日
端
(资料图)
午
安
康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
午
节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名家工作室——“我们的节日”北京工作室负责人。长期致力于传统节日、民俗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专著、合著、主编《唐代节日研究》《清明》《中国人的时间智慧》《中国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北京节日文化》等著述10余种,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是历史悠久、播布广泛的民俗大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十分丰富的习俗活动,既有特定的饮食、娱乐、祭祀、社会交往活动,还有诸多避邪驱毒的活动。“端午,门插蒲艾,户粘桃符,并制角黍、酵饼为食,且以雄黄和酒分饮家人,谓可辟邪。而茧虎、香囊竞奇炫巧,尤属闺闱韵事。城关一带,好事者更以钟馗偶像架诸肩,团团旋转于市衢,金鼓随之,旁人亦燃放爆竹,掷五色小纸块纷飞空中以助兴。”这段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歙县志》的文献记载,反映了端午节习俗的多样性。
我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言志,诗词抒情,诗词记事。节日是诗词吟咏的重要内容,围绕着端午节历史上出现了诸多诗篇,它们或者记述作者在端午节的所见所闻所做,或者抒发作者在端午节的所思所感所想,或者表达作者在端午节的人生追求、家国情怀与社会理想,屈原则是端午诗词书写的重要对象。
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早年受楚怀王器重,出任左徒、三闾大夫之职, 提倡“美政”,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在战国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主张联齐抗秦。但因遭诽谤与排挤,性格耿直的屈原逐渐被疏远,并被逐出郢都,流放至汉北和沅湘一带。传说在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郢都那一年(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日,复国无望的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中怀抱大石投进汨罗江,以身殉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将他与端午节联系起来,并将诸多习俗的源头归因于他的投江殉国以及人们对他的追悼与缅怀。比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当时五月五日人们有将五彩丝系在胳膊上的做法,可以令人不生病,是为了纪念屈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等著述也提到,五月五日向江中投粽习俗、竞渡习俗等,都和屈原有关。隋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是日,竞渡”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唐代以后,屈原说更成为端午节起源的主流观点,并延续至今,而这也是为什么自唐代以降写屈原的诗歌代代不绝的直接原因。
写屈原,是抒发对一个伟大人物的赞叹、缅怀与同情。汉代王逸曾经评价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他那深沉执著的爱国忧民情怀,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批判现实的伟大精神,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而他那忠而见弃、信而见疑、最终投江而死的人生悲局又令多少人扼腕叹惜。不同时代都有诗篇哀其不幸,赞其忠贞。如果说唐人文秀《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名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宋人饶节《端午日二首》之一“异代多同俗,千秋饷楚魂。人才终可惜,祀事故常存”,更多是对屈原的悲悯与同情,那么宋人林景熙的诗《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身成仁者也,并为发之》,表达的则是对屈原高洁品格的颂扬与赞美:“湘江沉忠臣,越江沉孝子。沉骨不沉名,清风两江水。……修短在百年,芳秽垂千纪。之人死犹生,滔滔真死矣。”屈原的忠贞令他虽死犹生,永垂不朽。
正是出于对屈原的爱戴与缅怀,一些诗人对端午节期间屈原被世俗忘记或忽视的现象明确表达不满。如唐人褚朝阳的《五丝》诗云:“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元稹《表夏十首》之一云:“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通过这样的书写,诗人希望世人能够对一个伟大的逝者献上虔敬的追悼缅怀之心。
写屈原,是借屈原表达自己的处境、志向与追求。这种端午诗词也很常见。唐人白居易《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竞渡》诗云:“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就颇具典型性。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名爱国民族英雄李纲的《端午日次郁林州》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久谪沅湘习楚风,灵均千载此心同。岂知角黍萦丝日,却堕蛮烟瘴雨中。榕树间关鹦鹉语,藤盘磊珂荔枝红。殊方令节多凄感,家在东吴东复东。”这两首都借屈原曾遭放逐的历史表达自己处境的艰难与不幸。写屈原,也有借以规劝上层统治者的,如欧阳修《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之一云:“楚国因谗逐屈原,终身无复入君门。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惑巧言。”就希望最高统治者不要轻信花言巧语而疏远忠良。但更多的端午诗词是借屈原抒情发愤言志。尤其面临国破家亡的时候,以身殉国的屈原更易成为诗人书写的对象。如面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现状,戴复古在《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中将自己的无奈转化为对屈原精神的向往:“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醪。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又如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面对山河破碎,为了表明心志,愤然写下《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在这里,写屈原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称赞屈原本人,而是将自己与屈原相比,表达自己的报国之志、亡国之痛与无奈之情。
写屈原,是对端午节缅怀屈原习俗的认同。关于端午节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民间也有伍子胥、介子推等更多传说,当代学者更提出吴越民族龙图腾祭祀说、阴阳五行、恶月恶日、生态环境说、节气适应说等多种观点,然而,历代诗人对端午节缅怀屈原给予了最大的认同,无论是储光羲的“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还是刘禹锡的“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都肯定了屈原之于端午节或竞渡习俗起源的重要意义。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这或许并不符合真实,然而这是诗人思想情感的真实,也是诗人价值观念的真实。在端午诗词一代又一代的书写中,屈原的爱国情怀与高尚品格,赋予了端午节新的灵魂,也早已化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DRAGON BOAT FESTIVAL
-END-
>>扫码查看更多<<
来源| 节日博览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勃 排版编辑| 张洋 责编|李桂英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公益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